中一科技A股首秀遭遇大盤下行 收盤市盈率比可比公司折價超四成
(原標題:中一科技A股首秀遭遇大盤下行 收盤市盈率比可比公司折價超四成)
新能源汽車方興未艾,我國作為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大國,引領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方向,根據iiMedia Research數據顯示,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為6千億元,同比增長76.5%,產銷量分別為354.5萬輛和352.1萬輛。中汽協預測,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00萬輛,同比增長47%。
眾所周知,新能源汽車的動力核心是鋰電池,而鋰電池的關鍵材料——電解銅箔也隨之呈現供不應求的趨勢,帶動相關企業的發展駛入快車道,成為資本追逐的對象。
4月21日,電解銅箔重要生產商湖北中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簡稱“中一科技”股票代碼301150.SZ)成功登陸創業板,迎來A股首秀,受到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。中一科技成立于2007年,經營范圍包括銅箔、鋰電池及相關新材料和設備的研發、制造、銷售與服務,經過多年在主營領域的深耕,公司奠定了行業優勢地位,成為領域內的佼佼者。
以研發為先導 推進技術創新
企業發展,研發先行,中一科技的戰略管理層深諳此道,多年來,始終堅持研發的先導地位,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,為公司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2018年至2021年,中一科技研發費用投入2,358.38 萬元、3,143.20萬元、4,599.17萬、8087.55萬元,實現連續四年大幅增長,為公司技術進步提供了充足的經費保障。通過加碼研發投入,吸引行業優秀人才為企業所用,建成一支高素質研發隊伍,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,形成研發的良性循環。截至2021年6月30日,中一科技及其子公司的研發團隊占員工總數的 15.77%,其中張干成、文孟平、曾潮等核心技術人員都是行業內的知名專家,參與起草和制定湖北省地方標準《鋰離子電池用電解銅箔》(DB42/T 1092-2015);獲得眾多專業獎項。
充足的經費保障和高端人才撐起了中一科技的持續創新。一方面公司堅持自主研發,以技術研發中心為核心研發機構,建立起專業分工、協同發展的內部研發機構體系;另一方面,公司持續推進“產學研”合作,設立院士專家工作站,與湖北工程學院、湖北大學等知名高校進行科研合作,加快提升公司在電解銅箔行業前沿技術領域的科研水平。2017 年起,公司逐步掌握 6μm極薄鋰電銅箔生產技術并實現高品質、規?;a,目前 6μm 極薄鋰電銅箔已經成為公司的主流產品。同時,公司積極拓展技術前沿,從而適應新的市場需求,目前已掌握4.5μm 極薄鋰電銅箔生產技術,預計未來將成為公司主要的核心產品之一。
A股首秀遭遇大盤下行 收盤市盈率比可比公司折價超四成
中一科技21日在創業板上市,遭遇大盤下行,創業板指數下跌幅度達到2.94%。截至收盤,中一科技股價報123.29元,跌幅達到24.62%。值得注意的是,收盤價對應市盈率相比可比公司平均市盈率、相比所處行業C39平均市盈率折價均超過40%。
按照2021年度凈利潤計算,中一科技動態市盈率僅19.56倍,相當于嘉元科技、諾德股份、銅冠銅箔、超華科技等四家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41.5倍折價約47.1%,相當于公司所處行業“C39 計算機、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”中證指數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37.66倍約50%。
關鍵詞: